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人事动态 >

“教育家精神大家谈”(三十九)|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俏蕊:站稳思政课堂主阵地,做教育家精神的自觉践行者

发布时间:2025-03-31 17:01    浏览次数:
       编者按:2023年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在信中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202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提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支撑。
       近日,党委教师工作部特别推出“教育家精神大家谈”专题,刊发我校教师代表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畅谈对教育家精神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的认识、理解和体会,在全校营造学习、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良好氛围。
       2023年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从六个方面首次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的关键时期,身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更应该自觉追求、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首先,深入理解教育家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激发内在精神成长动力。教育家精神要求教师承担起对国家、社会、职业、学术、学生和天下的六大责任。思政课教师的职责更是不只传授知识,而重在价值引领。“育人先育己”,站上思政课讲台,我们已经习惯于在课堂上向学生不断言说“你要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学生要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生要做奋斗者而不是躺平者”,那自己有没有静下心思考过“我是不是一位至诚报国、胸怀天下、甘于奉献、精神安宁的思政课教师”呢?2024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到2035年,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的铸魂强师要求,即是认识到只有自觉才能自为,才能乐于从教、精于从教,才能使教师有经久不衰的旺盛内驱力,最终实现师生共生共长。
       其次,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与时俱进革新教学内容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中提到: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在强国建设新征程上,思政课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服务国家重大需求,革新教学内容,讲好新时代故事,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
       最后,以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素养为抓手,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教育家精神要求教师不断增长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落实到思政课教师,就是创新推动思政课程的内涵式发展。创新的前提是明确各门课程知识、能力、价值目标之间的有机统一关系,避免知识内容的机械重复和价值观的空洞说教。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提高本阶段学生的核心能力素养为抓手,根据能力目标调整教学重难点、着力点,激发学生学习知识、调动知识的主动性,提升学生认知世界的科学性。当学生具备了“能知其所以必然”的核心素养,就能够在未来纷繁复杂的“社会大课堂”中,继续坚定信仰、信念、信心,自觉把人生志向融入民族复兴伟业。


       (作者简介:王俏蕊,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源自作者供稿,并依据投稿时间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