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全校各二级单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强化教育家精神高位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党委教师工作部现推出“师德建设成效展”专栏,着力宣传各单位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做法、亮点、特色和工作成效,旨在交流工作、总结成果、分享经验、把握方法、完善提高,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农学院积极弘扬教育家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学院实际情况,着重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坚不可摧的师德师风屏障,培育清风徐来、正气凛然的育人环境,营造激励人心、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着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立师德,强化政治方向引领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灯塔,更是灵魂的工程师。师魂,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是面对学生时的责任与担当。铸师魂,不仅意味着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更在于强化其政治方向的引领,确保教育事业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航道前行。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学院党委高瞻远瞩,将师德师风建设视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石与灵魂,面对新时代的呼唤与挑战,学院党委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凝聚智慧与力量,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班子亲自挂帅,亲自抓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办法、措施,并完善相关的工作机制。
学院党委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带动师德师风全面提升,致力于构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和业务水平建设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学院围绕“党建+师德师风建设”,以党建学习教育为载体。7月22日上午,组织全院教职工赴河南省廉政文化教育中心参观学习,勉励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结合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教师们深刻领悟到了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将这些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了师德师风的全面提升,更推动着学院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乘风破浪,推动着学校在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进程中高歌猛进,不断开创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二、正师风,深入开展特色活动
4月1日下午,学院召开师德师风专题会议暨师德承诺书签订仪式,院领导班子成员、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并现场签订师德承诺书,院党委书记贾磊表示良好的学术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希望大家坚守道德底线,关心爱护学生,争做“四有”好老师。以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为载体,组织教职工集体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相关规章制度,提醒各位教师知法规、明制度、守规矩,不忘初心使命,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6月24日,在校图书馆报告厅召开暑期专题研讨会,敦促全院教师要守好师德师风高压线,时刻谨记师德师风规范,做“四有”好老师。9月10日,学院举办研究生教风学风建设年启动仪式,带领全院研究生导师在责任承诺书上签字,承诺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履行导师职责,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术指导和思想引领,学院将持续举行研究生教风学风建设各项活动,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科研诚信教育。12月份,以系室为单位组织开展“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活动,组织教职工共同学习、交流和探讨,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经历,对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核心要义展开深入解读,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相继组织开展11期绍骙论坛,邀请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Robert McIntosh教授、西湖大学教授柴继杰等多位国内行业知名专家为农学院师生作学术报告,有利于广大教师提升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进一步打造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院加强人文关怀,夯实师德建设保障体系。3月8日下午,学院举办“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情系农学,最美女神”活动,邀请专业讲师传授生活美学,丰富教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学院领导班子向全体女教职工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并对全体女教职工为学院发展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肯定和由衷感谢;9月10日,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给荣退休教师和从教30年以上教师颁发荣誉奖牌,致以敬意;学院工会组织深入走访慰问离退休教职工、困难教职工及休产假等教职工群体。此举深刻彰显了学院的人文关怀发展理念,致力于构建温馨和谐、相互扶持且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与文化氛围,从而为全院教职工全心全意投身于党的教育事业奠定坚实基础,提供坚强后盾。
三、铸师魂,加强师德监管体系
在教育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教师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道德的楷模。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关乎教育的质量和未来。一个拥有高尚师德的教师,能够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激励学生,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农学院坚持不断提高要求,严明纪律约束,对师德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形成常态化监管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指标,对师德失范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严格规范师德师风考评机制,坚持多主体多元化评价,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五位一体”的师德评价体系,全面客观评价教师的师德表现。推行建立教师师德档案,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职务晋升、推优评先、表彰奖励、资格注册等方面都与师德考核结果挂钩。同时持续加强师德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通过举办绍骙论坛、指路明灯讲座、师德师风实践活动、研讨会、参观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防微杜渐,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农人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