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在信中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202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提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支撑。
即日起,党委教师工作部特别推出“教育家精神大家谈”专题,刊发我校教师代表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畅谈对教育家精神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的认识、理解和体会,在全校营造学习、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良好氛围。

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新时代的教育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出台,更是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期望与要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工作者需深刻领悟并践行教育家精神。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教育家精神的基石。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在自身教学经历中,当看到学生们在知识的熏陶下,逐渐树立起为推动我国科研发展而努力学习的志向时,深感自身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添砖加瓦。这种使命感促使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引领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大局相连。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教育家精神的标杆。课堂上,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规范的教学语言,能够传递给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生活中,诚实守信、关爱他人的品德示范,能让学生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则是教育教学的关键。学生各有差异,教学应挖掘潜力、因材施教。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教师成长与教育进步的源泉。教育领域发展迅速,作为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我在给学生讲授植物生理学时,时常将本节课所涉及的最新研究进展融入其中,以拓宽学生的科研视野,我发现学生们对此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课堂的“抬头率”也有很大提高。此外,我还注重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小组合作学习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教育的灵魂所在。爱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彰显教育的高远境界。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更要传承文化、弘扬价值观。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使他们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文化包容精神的新时代青年。
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教育者的崇高使命与责任担当。教育者应深入理解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核心要义,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 “四有”好老师,争当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为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奋勇前行。
(作者简介:蒋海芳,中共党员,1990年出生,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系教师。)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教育家精神的基石。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在自身教学经历中,当看到学生们在知识的熏陶下,逐渐树立起为推动我国科研发展而努力学习的志向时,深感自身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添砖加瓦。这种使命感促使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引领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大局相连。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教育家精神的标杆。课堂上,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规范的教学语言,能够传递给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生活中,诚实守信、关爱他人的品德示范,能让学生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则是教育教学的关键。学生各有差异,教学应挖掘潜力、因材施教。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教师成长与教育进步的源泉。教育领域发展迅速,作为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我在给学生讲授植物生理学时,时常将本节课所涉及的最新研究进展融入其中,以拓宽学生的科研视野,我发现学生们对此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课堂的“抬头率”也有很大提高。此外,我还注重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小组合作学习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教育的灵魂所在。爱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彰显教育的高远境界。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更要传承文化、弘扬价值观。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使他们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文化包容精神的新时代青年。
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教育者的崇高使命与责任担当。教育者应深入理解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核心要义,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 “四有”好老师,争当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为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奋勇前行。
(作者简介:蒋海芳,中共党员,1990年出生,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系教师。)
(源自作者供稿,并依据投稿时间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