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在信中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202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提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支撑。
即日起,党委教师工作部特别推出“教育家精神大家谈”专题,刊发我校教师代表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畅谈对教育家精神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的认识、理解和体会,在全校营造学习、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良好氛围。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与会教师代表时指出,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家精神丰富内涵的深刻阐释,为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那么如何深刻理解、躬身践行教育家精神,是每一位人民教师必须答好的时代课题。
心有大我,需躬身笃行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为此,要胸怀“国之大者”,清醒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教育和引导学生爱党爱国、赤诚奉献,实现人生价值。越是弘扬教育家精神,越是要让宏大命题落地,回到一方讲台的育人本质。
校园和讲台是向教育家学习、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主战场、主渠道。教育是全身心投入的事业,一辈子做一件事,有着坚固心和长久心。每逢期末,或者是调课日,我都会寻找部分同学谈心交流,从课堂畅聊生活,和学生共进午餐、一起讨论,参与他们的学习生活,研究怎样更好更优质地改进培育方式。“俯下身子、侧耳倾听”,也是真实具体的启智润心、因材施教。
乐教爱生,厚植仁爱之心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作为教师要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炽热情感,切实增强职业荣誉感,严爱相济、润己泽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引导者和帮助者。要心中始终装着学生,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把对家国之爱、对教育之爱、对学生之爱融为一体,用爱点燃学生的报国志向和攀登精神,做学生成长成才的身边人、知心人和引路人,愿为人梯,甘于奉献,做一名有爱心有温度的好老师。
(作者简介:罗方馨,中共党员,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
心有大我,需躬身笃行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为此,要胸怀“国之大者”,清醒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教育和引导学生爱党爱国、赤诚奉献,实现人生价值。越是弘扬教育家精神,越是要让宏大命题落地,回到一方讲台的育人本质。
校园和讲台是向教育家学习、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主战场、主渠道。教育是全身心投入的事业,一辈子做一件事,有着坚固心和长久心。每逢期末,或者是调课日,我都会寻找部分同学谈心交流,从课堂畅聊生活,和学生共进午餐、一起讨论,参与他们的学习生活,研究怎样更好更优质地改进培育方式。“俯下身子、侧耳倾听”,也是真实具体的启智润心、因材施教。
乐教爱生,厚植仁爱之心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作为教师要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炽热情感,切实增强职业荣誉感,严爱相济、润己泽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引导者和帮助者。要心中始终装着学生,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把对家国之爱、对教育之爱、对学生之爱融为一体,用爱点燃学生的报国志向和攀登精神,做学生成长成才的身边人、知心人和引路人,愿为人梯,甘于奉献,做一名有爱心有温度的好老师。
(作者简介:罗方馨,中共党员,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
(源自作者供稿,并依据投稿时间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