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人事动态 >

“教育家精神大家谈”(五)|动物医学院陈丽颖: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提升教书育人能力

发布时间:2024-12-19 10:16    浏览次数:
       编者按:2023年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在信中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202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提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支撑。
       即日起,党委教师工作部特别推出“教育家精神大家谈”专题,刊发我校教师代表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畅谈对教育家精神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的认识、理解和体会,在全校营造学习、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良好氛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而构筑并实现这一梦想的基石之一是建成教育强国,教师队伍则是建设教育强国的第一资源。正因如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巩固好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根基,以实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
       高等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而高校教师是决定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高校教师不仅在人才培养、知识传授和科研创新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还在指导学生发展、培养学术道德和职业素养以及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贡献巨大。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是高校教师的使命与奋斗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将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贯穿于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各环节,具体体现在:
       一、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道”,而“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是我们高校教师必须坚守的理想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康庄大“道”,“天下为公、共同进步”是我们人类的共有情怀。因此,我们要坚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牢记“以德润身、以文化人”的操守和职责,在教育教学全过程自觉践行,弘扬光大。
       二、恪守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准则,怀揣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首先要自敬自重,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准则,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教育事业的赤诚、对学生的真诚融为一体,乐为人师,甘于奉献,发挥教育的引领、教化、感召和启迪的精神力量,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向着光明和梦想勇敢前行。
       三、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修炼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作为教师,勤学笃行、终身学习是我们的职业本分,追求真知、勇于创新是我们的必备素质,我们应不断学习,扩宽学术视野,深化知识结构,以引领学生探求真理、追寻新知,全面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要尊重个性、有教无类,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追求境界,使学生在启迪智慧中进步,在温暖关爱中成长。
       教育是立国之本、振兴之道。教育强国的建设基石离不开强大的教师队伍。随着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引和落实,教师的社会地位巩固提高,教育家精神必将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并不断涌现出一大批师德高尚、敬业爱生、社会尊崇、学生喜爱的好老师。在不久的将来,“师者尊、教育兴、民族奋、国家强”的美好画卷将被描绘在华夏大地上。


       (作者简介:陈丽颖,动物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源自作者供稿,并依据投稿时间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