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在信中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202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提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支撑。
即日起,党委教师工作部特别推出“教育家精神大家谈”专题,刊发我校教师代表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畅谈对教育家精神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的认识、理解和体会,在全校营造学习、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良好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作为新时代青年教师,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伟大教育家的榜样精神感人肺腑,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寓教于乐”理念,树立了教育典范,为后世所传承;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其一生赤子之忱,为万世之师表;“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边疆一线,用教育为女孩们筑梦,“命运置她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精神,展现了教育者对学生深沉无私的爱。伟大的教育家精神,不仅存在于历史和新闻中,同样真切地存在于我们身边。河南农业大学康向涛院士坚守鸡舍16年,把土鸡变成“金凤凰”,把乡村振兴装进心里,把科研写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他的勤奋、坚持、敬业和奉献精神激励着每一位农大师生;张改平院士在免疫检测领域始终追求着“里程碑式的成果”,秉持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精神,从容诠释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信仰与坚持;王泽霖教授生平简朴,心系教育,捐献八千余万元科研成果转化费用建设学校,这是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更是对教育事业深沉的爱。这种对教育、对研究的无限热爱和不懈追求,正是教育家精神的有力诠释。
一位位杰出的榜样,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也明确了作为新时代青年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也必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坚持教育家精神弘扬践行,用赤诚之心勤勉育人,担起新时代青年教师应有的责任。
(作者简介:张立阳,动物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畜牧站副站长。)
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寓教于乐”理念,树立了教育典范,为后世所传承;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其一生赤子之忱,为万世之师表;“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边疆一线,用教育为女孩们筑梦,“命运置她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精神,展现了教育者对学生深沉无私的爱。伟大的教育家精神,不仅存在于历史和新闻中,同样真切地存在于我们身边。河南农业大学康向涛院士坚守鸡舍16年,把土鸡变成“金凤凰”,把乡村振兴装进心里,把科研写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他的勤奋、坚持、敬业和奉献精神激励着每一位农大师生;张改平院士在免疫检测领域始终追求着“里程碑式的成果”,秉持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精神,从容诠释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信仰与坚持;王泽霖教授生平简朴,心系教育,捐献八千余万元科研成果转化费用建设学校,这是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更是对教育事业深沉的爱。这种对教育、对研究的无限热爱和不懈追求,正是教育家精神的有力诠释。
一位位杰出的榜样,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也明确了作为新时代青年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也必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坚持教育家精神弘扬践行,用赤诚之心勤勉育人,担起新时代青年教师应有的责任。
(作者简介:张立阳,动物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畜牧站副站长。)
(源自作者供稿,并依据投稿时间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