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人事动态 >

“师者说”(七)|园艺学院连晓东:承师恩泽,始知有我 ——我和我的老师冯建灿教授

发布时间:2024-11-19 17:44    浏览次数:
       编者按:三尺讲台育桃李,粉笔无言写春秋。是什么让您披星戴月匆匆步履不休不止?是什么让您青丝暮雪日复一日无悔无惧?是什么让您守护成长铸就梦想甘之如饴?是师者之名,让您重任在肩砥砺奋进;是为师之道,让您行为世范匠心传承;是师者初心,让您心怀远方踏浪前行。为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讲好农大师德故事,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即日起,党委教师工作部开设“师者说”专栏,展现农大教师立德树人、躬耕教坛、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时代风采。
       
冯建灿教授指导果树遗传转化技术研究

我和我的老师冯建灿教授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一群好老师是学校的荣耀,一个民族持续不断的涌现一代又一代的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何其有幸,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的我,在河南农业大学里遇到了我的学术导师和人生导师——冯建灿教授。如今,我也成为一名光荣的河南农业大学教师,今后愿以导师为榜样,守正创新,赓续华章。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地方,它们似乎有一种特殊的力量,让我们感到亲切,仿佛命运早已与之紧密相连。对我而言,河南农业大学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就是这样一个地方。18年前,高考后的我来到河南农业大学这片沃土,我遇到了一群好老师。他们用知识和智慧启迪我们,用关爱和耐心引导我们。老师们不仅传授了专业的知识,更是以身作则,传授给我许多人生的道理。大学毕业时,我即将告别象牙塔,迈入人生的新阶段。面对未来,我陷入了迷茫:是继续深造,还是投身职场?幸运的是,作为园艺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遇到了园艺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冯建灿老师。冯老师教导我们:“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做什么,都要记得,学习是一生的事业”。备受启迪的我决定继续深造,并如愿成为了冯老师的一名硕士研究生。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冯老师常告诫我们:研究生阶段是一个接受科学研究思想和方法训练,不断增强自己独立与可持续研究能力的过程。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更要创新思维,将理论结合实践,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犹记得团队刚开始进行组会时,大家对组会很不理解,也没有认真对待,而冯老师在百忙之中依然坚持参加,对同学们认真、耐心的进行指导。同学们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逐渐学会了如何及时总结实验进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受老师的教导,激发了对专业更深层次的渴望,成为了冯老师的博士研究生。冯老师教导我们要瞄准桃产业中“卡脖子”问题开展研究。在冯老师的带领下,经过多次的实地考察研究,树型形成分子机理的研究成为了我的研究课题。桃树杂交群体构建周期较长、任务较重,自己也感觉到了很大的压力;每次出现沮丧的心情,冯老师总会开导我说,坚持就有收获。终于到博三时,课题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那时还不懂得如何写文章,冯老师耐心指导,一步一步带着我写。从文章框架构思、图表制作、语言修改、一遍一遍的修改稿到最后的投稿,冯老师指导着一边讨论一边写,每次修改不管多晚,冯老师第二天一早就会反馈给我。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我懂得了论文写作技巧,在以后的论文写作时不会手足无措。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其中1篇,发表在TOP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影响因子13.8),中文核心期刊3篇。
       博士毕业后,我有幸成为河南农业大学一名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始终牢记冯老师对我们‘勇于创新,不断提升’的教诲。针对在园艺产品采后处理学的果蔬呼吸强度测定实验中,仪器设备调试繁琐、漏气现象严重的问题,我设计了一种新的装置,很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并申请专利1项,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科研上,我继续跟随冯老师带领的科研团队。冯老师一直激励着我们青年教师,一定要立足于自己是一个超级博士后,身先士卒、尽全力在实验室做研究、做自己的课题,同时帮助训练培养博士生、硕士生和博士后。在冯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取得了一项项突破,工作也屡屡得到认可。冯老师主持的《桃早中晚熟系列新品种选育与分子育种技术创新》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我作为第7完成人,参与了品种审定等多个重要工作。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申请各类科研项目,获批了河南省科技攻关、高校重点科研项目等;同时,在2022年被评为校青年英才。
       冯老师带领团队每年坚持桃杂交育种工作,在冯老师眼里,好品种不仅仅是果实美味,还要让果农管理上省心。循着这一原则,冯老师致力于培育株型合理的果树新品种,以最大程度的减少修剪用工、实现果树省力化栽培。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作为第4完成人,参与了半矮生鲜食黄肉桃新品种‘豫黄1号’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在树体管理上省工、省时、节省成本等方面优势明显。同时,在育种过程中,围绕早熟桃育种中存在的种胚败育问题以及新品种示范推广问题进行研究。我作为主持人,制定了《桃胚培养及移栽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1项,获批省财政林草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桃新品种‘豫金蜜3号’示范推广》1项。
       我是一名老师,也是一名学生,在跟我的学生交流中总是不时的想起并向学生传授冯老师对我的教诲,“要有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作为河南农业大学一名老师,我将努力紧跟冯老师的步伐,继续前行,不断探索,在学校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之际,努力培育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做出一流贡献。


(源自作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