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在信中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202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提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支撑。
近日,党委教师工作部特别推出“教育家精神大家谈”专题,刊发我校教师代表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畅谈对教育家精神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的认识、理解和体会,在全校营造学习、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良好氛围。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高度概括了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教师的自我成长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一名坚守三尺讲台36年的老教师,我觉得教育家精神就是爱的精神,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教师职业的挚爱、对学生的无私关爱,是教师躬耕教坛、弘道追求的力量源泉。
教育是爱的事业。在世界各国文化中,教师都是光和爱的化身。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列夫·托尔斯泰曾经写道: “如果一位教师把事业和对孩子的爱集于一身,他才是一位完美的教师。”中国文化认为良师亦为益友,师傅等同父母。晋代医药学家葛洪《勤求》中说:“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中国近代国学大师罗振玉的《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中说:“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古今中外文化对教师的尊敬是因为教师的无私奉献和牺牲。教师如春蚕,像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如园丁育桃李,“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教师的付出如片片落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教师的语言如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品格高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教师任劳任怨,“俯首甘为孺子牛”。
教师的付出和牺牲是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教好一个学生,绽放一个生命,幸福一个家庭,和谐一个社会,强大一个国家。教师职业,任重道远,而爱是最强大的教育力量。教师要给予学生宽容之爱,因为成长总是伴随着犯错,教育就是让每个错误都能成为成长的契机,帮助学生在经历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教师要给予学生信任之爱,因为信任永远是最令人感动的情感;教师要给予学生赏识之爱,因为欣赏和赞美是培育和成就美德的最大力量;教师要给予学生理解之爱,因为被理解永远是最大的幸福,而给予理解,也是最好的教育。好的教育还必须严爱相济,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严中有情。严格而真诚的批评、警醒和规则,如果传达了爱和关心,学生一样可以甘之若饴地接受和享受。
英国哲学家休谟说:“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 在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行动中,在争做新时代大先生的努力中,教师也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在日复一日的奉献中,源源不断地收获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长歌行》中写道:“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师德之光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一定会首先照亮自己。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教师之爱在温暖学生的同时,也一定会首先温暖到自己。教育是播种和收获的事业,播种爱的种子,收获爱的果实,四季轮回,春华秋实,一生挚爱,岁月静好。
(余红卫,外国语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育是爱的事业。在世界各国文化中,教师都是光和爱的化身。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列夫·托尔斯泰曾经写道: “如果一位教师把事业和对孩子的爱集于一身,他才是一位完美的教师。”中国文化认为良师亦为益友,师傅等同父母。晋代医药学家葛洪《勤求》中说:“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中国近代国学大师罗振玉的《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中说:“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古今中外文化对教师的尊敬是因为教师的无私奉献和牺牲。教师如春蚕,像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如园丁育桃李,“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教师的付出如片片落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教师的语言如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品格高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教师任劳任怨,“俯首甘为孺子牛”。
教师的付出和牺牲是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教好一个学生,绽放一个生命,幸福一个家庭,和谐一个社会,强大一个国家。教师职业,任重道远,而爱是最强大的教育力量。教师要给予学生宽容之爱,因为成长总是伴随着犯错,教育就是让每个错误都能成为成长的契机,帮助学生在经历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教师要给予学生信任之爱,因为信任永远是最令人感动的情感;教师要给予学生赏识之爱,因为欣赏和赞美是培育和成就美德的最大力量;教师要给予学生理解之爱,因为被理解永远是最大的幸福,而给予理解,也是最好的教育。好的教育还必须严爱相济,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严中有情。严格而真诚的批评、警醒和规则,如果传达了爱和关心,学生一样可以甘之若饴地接受和享受。
英国哲学家休谟说:“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 在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行动中,在争做新时代大先生的努力中,教师也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在日复一日的奉献中,源源不断地收获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长歌行》中写道:“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师德之光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一定会首先照亮自己。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教师之爱在温暖学生的同时,也一定会首先温暖到自己。教育是播种和收获的事业,播种爱的种子,收获爱的果实,四季轮回,春华秋实,一生挚爱,岁月静好。
(余红卫,外国语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源自作者供稿,并依据投稿时间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