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源自1902年创办的河南大学堂,1984年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成为农业农村部与地方省政府共建的第一所省属农业高校,2023年成为中国现代农业联合研究生院依托高校。学校设有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10大学科门类,现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1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ESI全球前1%学科。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
小麦玉米两熟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河南科技学院,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互补重组而成。近年来,实验室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成项目等重大项目 43 项,经费达 8.25 亿元;在 Nature、Science 等期刊发表 SCI 论文 393 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12 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
实验室以黄淮海小麦玉米两熟高效生产重大科技需求为目标,针对小麦玉米两熟生产中突破品种匮乏、耕地健康保育难度大和绿色高效丰产技术欠缺等难题,布局了小麦玉米两熟适配性突破性品种智能设计、耕地健康保育、绿色智慧生产三个研究方向,打造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平台,建成粮食高效生产重大理论和突破性技术创新高地,世界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交流中心,整体提升我国粮食生产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招聘人才类型
(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原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等;
(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获得者。
二、相关待遇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原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等相关待遇面议,按“一人一策”“一事一议”办法商定薪酬、科研经费、安家费、住房等,提供充足的实验室,组建科研团队,协调解决配偶工作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获得者待遇如下:
(1)聘期内年薪70万元(税前);
(2)科研经费:500万元;
(3)安家费:150万元;
(4)学院提供不低于100平方米的实验室,帮助组建学术团队;
(5)直聘为博士生导师;
(6)根据配偶实际情况和国家相关政策安排相应工作,解决子女入学(托)。
三、申报条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原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等人才面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以下条件参照2024年海外优青申报要求,若有变动,以2025年国家基金委发布通知为准):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所在学科及研究领域:作物学、合成生物学,耕地健康保育、植物保护、基因编辑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联系人:谷老师、余老师
电 话:56552890/56552891
邮 箱:rsczjk@henau.edu.cn
地 址: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综合楼114
河南农业大学人事处
2025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