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管理

当前位置:首页 > 博士后管理 > 基本情况 >

河南农业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发布时间:2013-04-04 00:00    浏览次数:

作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于2003年,该站依托我校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作物学,建有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等研究中心。该站1962年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1981年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作物学一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近五年共主持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子课题、“863”、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科研项目237项,累计到账经费18260.5万元。五年来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3部。

农业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于2003年。该站主要依托“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博士点和“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2个硕士点,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省农村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重点学科“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河南省重点学科“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和“农业机械化工程”。目前有教授、副教授高级职称22人、博士12人。现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再生能源装备”和“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该站坚持以农村可再生能源的高品位转化为特色的技术研究,立足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加大农村可再生能源与技术装备开发。近三年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其他科研项目10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85项。发表论文460篇,被SCIEI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论文69篇;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5项。

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于2009年。现有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草业科学、特种动物养殖、农业推广硕士(养殖领域)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在动物营养调控、牧草资源开发利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畜禽集约化饲养、动物繁殖与胚胎工程等学术方向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现有教授12名,副教授16名,讲师1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7名,具有博士学位的20名,学科梯队完善、学缘结构合理。近3年来,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5项,累计到帐经费1296万元,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审家畜新品种2个,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9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该站研究条件良好,拥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和6个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平台。实验室面积164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289万元,馆藏专业图书8.1万册,期刊112种。并能够根据科研工作需要提供博士后研究人员较充足的科研经费。

兽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于2007年。依托预防兽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而建。下设5个研究方向:动物疫病病原与免疫防制、动物生长发育调控、兽医原虫及原虫病防制、新型兽药研制和药残监测、动物中毒与代谢病防制。现有教授14人,副教授23人,具有博士学位30人,博士生导师6人。拥有坚实的科研平台,包括依托于本学科的“动物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农业部畜禽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动物性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乳品工程技术中心”等。近五年来,学科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十五”食品安全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重大公益性项目等项目56项,到帐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90多篇,其中SCI收录31篇;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研制开发国家级新兽药3个、省级新兽药6个;获国家专利授权6项。

林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于2009年。该站设森林培育、森林经理、园林植物和观赏园艺、生态学4个省级重点学科,学科下设的林木种质资源创新与生长发育调控实验室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现有博士生导师12人,2003年以来已招收博士生15人,获得学位5人。近五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141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出版专著与教材9部,目前承担的在研项目3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19项。已形成了泡桐丰产栽培理论与生物技术、经济林丰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种苗繁育理论与技术、平原绿化与旱地造林理论技术等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与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日本信州大学、香川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相关院、部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经常进行人员互访和学术交流。

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于2009年,是河南省目前唯一一个管理类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该站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1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2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22人。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农村发展与管理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省级项目8项。主要研究方向有: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技术管理与创新、农村资源与环境经济、农村公共经济与金融、低碳农业与农村能源经济、农村信息化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