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工作 > 综合政策 >

中共河南农业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意见(校发〔2016〕20号)

发布时间:2019-03-01 11:13    浏览次数:
        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发挥人才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根据国家和河南省相关文件精神,现就进一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加强人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
        (一)人才数量要适应学校发展需要。到2020年,全校教职工人数达到2500人左右,其中专任教师达到1600人左右。
        (二)人才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学位结构方面,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提高到95%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65%以上;职称结构方面,具有副高及以上职务的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学缘结构方面,教师中在校外完成某一阶段学历(学位)教育的比例达到90%以上。
        (三)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要更加显著。在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和重点领域,培养、聚集高层次人才,带动学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到2020年,建立一支由“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领军人才组成、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四)团队建设取得新进展。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有3支以上由国家级高端人才领衔的创新团队。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和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的学科有1支以上由国家级高端人才领衔的创新团队。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的学科有1支以上由省级以上高端人才领衔的创新团队。省级以上的高端人才有1支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
        二、多措并举,加快推进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快实施高层次人才培育系统工程
        按照引培并重原则,构建层次清晰、定位明确、衔接紧密的人才培育体系。分类选拔一批优秀人才,分别作为申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人才项目的培养对象进行靶向培养。
        (二)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
        提高引进人才待遇,采取专职与柔性、引才与引智相结合等多种办法,重点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包括“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国家特支计划”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含国家级教学名师)、青年拔尖人才等,以下简称高端人才);重点加强海外博士(后)的引进,每年引进200名以上海内外优秀青年博士。
        (三)继续推进“特聘教授+团队”工程
        组建一批由特聘教授(特聘教授是高端人才以及省特聘教授、校特聘教授等各个层次的学科带头人)领衔,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支撑,以青年骨干教师为基础,结构合理、创新意识强、长期稳定且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团队。进一步完善校级科研创新团队、教学团队的遴选和培养措施,力争实现创新团队建设目标。
        (四)大力推动优秀人才海外培养工程
        充分利用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全力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后备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人才。积极争取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和“地方合作项目”培养指标,同时实施学校公派优秀人才海外研修项目,构建国家、省级和校级相衔接的优秀人才海外培养工程。到2020年,力争选拔2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派往世界排名前100的知名高校或学科在世界排名前50的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为期2-3年的合作研究;力争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及地方合作项目公派的方式,选拔200名左右创新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到世界排名前150的知名高校或学科在世界排名前100的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做博士后研究、访学或开展合作研究等。
        (五)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工程
        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指导,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完善新进青年教师“导师制”,充分发挥资深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作用。开展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设计与指导工作,帮助和指导新进教师实现个人能力提升。完善国内进修培养体系,进一步加大对专任教师的培养力度,选派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课程进修、访学等。修订相关政策,支持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尤其是攻读国外知名高校和国内“双一流”高校的博士学位。
        (六)统筹三支队伍建设
        坚持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统筹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三支队伍的建设。加强和改进管理人员培养培训工作,提升其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加强技术服务支撑队伍建设,强化技术培训及业务交流,积极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优化实验、图书等其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提高教学、科研等服务能力和水平;结合国家执业证书制度,加强对工勤技能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建设一支服务意识强、技能娴熟的工勤服务队伍。
        三、深化改革,完善人才管理工作机制
        (一)完善岗位聘用机制
        加强专任教师及其他岗位职工的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类型岗位,制定差别化的岗位职责和聘期任务。进一步强化岗位管理,强化责权利,强化目标考核,坚持能上能下的岗位聘用机制。进一步完善科研人员聘用制度,完善科研用工的薪酬制度,建立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科研队伍。规范临时用工管理,完善劳务派遣人员等岗位薪酬制度。
        (二)完善人才成长机制
        建立靶向人才培养系统,培养一批国家级高端人才。进一步拓宽人才成长渠道,加大海内外培养力度,扩大选派人员数量。创新人才资助政策,积极引导教学科研人员多出成果、出大成果。
        (三)完善引才工作机制
        进一步拓宽引才渠道,选择有条件的校友分会建立人才工作联络点,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发挥其地域优势和社会优势,协助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坚持专人联络、长期跟踪、实时互动,以情引才。注重发挥知名专家在以才引才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师承、同学、同事、合作研究、学术访问(交流)、国际会议等多渠道寻才引才。根据不同人才需求,可采取“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的方式引进。建立人才工作奖励制度,奖励在人才工作尤其在招才引智上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调整高层次人才经费支出渠道,其年薪、工资、安家费、租房补贴等相关经费纳入校级预算。
        (四)完善人才评价考核机制
        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改革人才评价方式,制定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分类分级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并简化考核程序和办法,改进考核方式。充分发挥同行专家在人才学术评价中的作用,重点依托校、院学术委员会进行人才评价,确保引才质量。深化职称改革,制定分类评审条件,探索“以聘代评”方式,完善评聘办法。
        (五)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制度,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改革绩效分配办法,完善以人才资源、技术和成果作为要素直接参与分配的制度,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探索高层次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建立吸引高层次人才的薪酬制度。收入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教师倾斜,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特殊奖励。
        四、加大力度,完善保障措施
        (一)强化人才工作责任制
        1.以学校为人才工作的主导。校党委书记、校长是学校人才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校领导是其所联系学院人才工作的主要协调、监督与对口指导的责任人。
        2.以学院为人才引进与培养的主体。院党委(总支)书记、院长是第一责任人。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指标纳入院党委(总支)书记、院长的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考核结果与责任人职务任免及单位绩效挂钩,确保人才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3.以职能部门为人才队伍配套服务与支持体系的责任主体。各职能部门必须主动配合学院,为人才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人才服务工作内容和质量纳入负责人和部门的年度考核。
        (二)完善人才工作资源配置体系
        1.打破传统管理方式和资源配置模式,建立以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为核心的经费投入和资源配置体系。
        2.建立有利于人才引进和培养的人才队伍配套服务与支持体系。学校在学科平台建设等方面,按照学院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新增人才数量,提供优越的工作条件;在龙子湖校区实验大楼中预留一定空间,专门作为引进高层次人才使用。学院要科学配置现有资源,优先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必需的办公和实验条件。
        3.充分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经费。学校每年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和建设的经费不低于5000万元。按照学院的人才工作目标任务和进展情况,按年度为各学院配置相应的人才工作经费和奖励经费。
        (三)加强督导,确保工作实效
        把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措施和成效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结合学校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各级管理人员的人才观念和责任意识。加强督导检查,督促各相关单位查找差距,改进工作,促进人才工作各项政策措施和目标任务的有效落实。
        (四)改善条件,营造人才宜居宜业环境
        加快基础条件建设,争取每个学院都有相对集中的办公和实验场所。利用《关于加快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豫发〔2016〕27号),破解人才住房难题,力争建设高层次人才周转公寓,改善优秀人才住房条件。妥善解决子女入学、相关人才配偶安置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五)广泛宣传,营造人才工作优良氛围
        大力宣传人才工作在学校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力宣传人才工作的新做法、新成效、新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加大表彰力度,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
                                           
 
                                                                                                                                                                                                                  中共河南农业大学委员会
                                                                                                                                                                                                                         2016年12月7日